<section id="qgkfrot"></section>
  • <option id="qgkfrot"></option>

  • 【河南日報】河南資産:激活人的價值

    2022-08-12

    1660267191456

      (河南日報記者 栾姗 曾鳴 胡舒彤)

      這家企業最寶貴的資産是啥?人。

      如果用财務報表進行精準畫像,勾勒整體輪廓,2021年河南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在職員工69人,人均管理資産8億元,人均創造利稅1500萬元,資産質量、盈利能力等指标位列全國同行業第一方陣。

      人才即“人财”。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之年,河南資産作為一家地方資産管理公司,以激活人的價值為導向,深化省管金融企業市場化改革,營造選人、育人、用人、留人的良好幹事創業環境,探索出人力資源與企業資産的價值共生範式。

      脫掉“官帽”的打工人

      真改革,從全員市場化開始。

      河南資産自2017年組建起,河南省政府就在批複上明确提出“股權多元化、機制市場化”的原則,直指國企改革本質:産權和人力資源管理。此舉旨在踐行好兩個“一以貫之”,回答好“國有企業怎樣才能在世界競争中立于不敗之地”的新時代課題。

      作為一家新組建的輕資産、高價值的省管金融企業,相比于其他實體經濟國有企業,推進市場化改革難度更大,改的就是創造價值的人。這場改革的首要任務是革新“人”的能動性,從企業管理者到員工,每個人從内心深處認識到:做好企業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

      “官本位”一直以來讓國企高管飽受争議,河南資産的市場化改革由此破題。河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成冬梅率先脫掉“官帽”,由大股東河南投資集團推薦提名、董事會選舉,上崗河南資産董事長。她笑稱:“以前如果做得不好,可能還會有個退路;現在做不好,可能會被直接解聘。”

      “一把手”率先打破“鐵飯碗”,起到身體力行的示範作用。所有高管和員工一律市場化選聘産生,一律不享有體制内編制,人事檔案全部放在省人才交流中心,成為市場經濟下的“打工人”。河南資産總裁崔凱說,沒有所謂的級别、行政身份的兜底依賴,大夥兒隻有背水一戰。

      這裡沒有“喝茶看文件開會”的工作日常,隻有“人人背上有指标”的日常工作。每年年初,董事會向公司下達業務指标,公司内部按照高管、團隊、個人職級層層分解,形成全員攻堅、全員創效的良好态勢。“初創企業的管理者,都是足球隊長,要指揮團隊,更要上場踢球。”河南資産董事會秘書鄒濤說。

      真市場化,離不開真授權。

      告别“花架子”董事會、外部董事“真懂事”……河南資産做實董事會職權,離不開大股東河南投資集團充分授權,也離不開其餘7家股東各自發揮資金、資源、技術、理念等優勢提供多維支持,使董事會成為企業經營決策主體。“什麼是我該放的?什麼是你該接的?有邊界感的授權,源自大股東對所有權的認知。”河南投資集團金融管理部主任張秋雲說,堅持将黨的領導内嵌于公司治理結構中,按照“三會一層”議事管理規則,做好自己範圍内的事。

      股東方不派人,将“管人”和“管錢”的重要決策權授予董事會;董事會将一定投資決策權授予經營層;各股東按照出資份額派駐董事行使表決權,不幹預企業經營……

      省政府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李濤說,崗位不再是“官位”,河南資産邁出國企“去行政化”的關鍵一步,也就為“管資本”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摘到“果實”的跳高人

      金融圈、高檔寫字樓、衣着光鮮的“金領”,看起來好看,故事講起來并不輕松。

      收入能多能少、職務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河南資産堅持遞歸思維,以正反雙向激勵機制,既負盈又負虧,改革“票子”;以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建立MD職級管理體系,改革“帽子”;以設置“一萬小時定律”入職門檻,強調人情關系不能進,改革“位子”。深化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目的是調動“人”的積極性,勇摘“高垂的果實”,追求“踮起腳尖夠得着”的目标。

      端掉“大鍋飯”,更要有本事燒好“小竈飯”。

      坐在同一個辦公室的員工,薪酬最高與最低相差15倍。業績完成得好,員工薪酬可以高過董事長;業績完成得不好,直接降職降級降工資。同時,按照财政部對國有金融企業績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的要求,包括董事長在内的全體高管和項目團隊,投資出現風險,倒扣個人薪酬。

      投行是順周期行業,跟着經濟形勢“吃飯”。2019年,上市公司接連發生“爆雷”事件,河南資産經營三部執行副總監馮喆負責的項目出現流動性困難,盈利能力直線下跌。為此,他連着七八個月隻拿基本工資,錢包嚴重“縮水”。“幹投行業務,薪酬随行就市,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兒,這隻會督促大家想辦法把業務做好。”馮喆說。

      搬走“固定椅”,更要有能耐坐穩“活闆凳”。

      2018年年終考核,河南資産金融機構業務二部原總經理甘勇因排名末位被調整到業務員崗位,起初心裡不接受,但各項考核打分有根有據,公正公開,隻能心服口服。次年,他在新崗位上主動擔當作為,憑借業績成功競聘公司資産經營三部總經理。“能上能下,也是一種激勵制度,讓有為者得位子。”甘勇深有感觸地說。

      河南資産員工晉升有兩條通道,一條是“學而優則仕”的行政職務序列,另一條是“學而優則專”的業務職級序列。“高職級員工不一定擔任管理職務,管理職務薪酬不一定高于高職級員工。”河南資産戰略運營部執行副總監劉磊說。

      沒有“鐵飯碗”,更要有實力打造“金飯碗”。

      别的企業招聘員工,少則1個月,多則3個月,河南資産往往需要半年。業界同行用“百裡挑一”這個成語,來概括這家企業獵頭推薦、背靠背了解、多輪面試、專家評審的招聘全流程。

      “一個人撐起一個團隊”,這是河南資産招聘團隊對法律合規部總經理潘沖的評價。入職河南資産之前,他曾在法院、銀行等單位工作,具備體制内外的工作經驗、人脈資源,受邀牽頭組建河南資産法律合規部。“這個部門,側重解決複合型債權糾紛。”潘沖說。

      對于天天跟财務數字打交道的河南資産而言,三項制度改革也是道算術題:做“多上進”的加法易,做“少下出”的減法難。難就難在要弄明白,改革究竟要留下什麼,才能保障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革除“沉疴”的主刀人

      不良資産管理公司如同“企業醫院”,提供重整、重組、重構的專業化服務,創造一系列“新生”奇迹。

      河南資産緊緊圍繞“化解金融風險、服務國企改革、助推産業轉型”三大使命,充分激發“人”的創造性,以“一副藥方不可能包治百病”的業務決策思維,靈活運用不良資産收購和處置、引進戰略投資者賦能企業、投資投行等專業化手段,高質量服務實體經濟。

      厘清一根鍊條,化解金融風險。

      1個債權總額超過2億元的不良資産“大包”,又包裹着1000多個不良資産“小包”。河南資産市場化競拍成功後,業務總監牛淵跨行業整合外部資源,跨部門整合内部資源,迅速組織團隊分赴全省各地,開展盡職調查,厘清重點戶、重點資産、重點區域的生态鍊條,兩個月内化“敝履”為“珠玉”。

      鄭州一家企業以大型商鋪為擔保,向銀行借貸7300萬元,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償付。牛淵帶領團隊了解到商鋪面積大、總價高,難以找到意向買家。他們不是簡單挂在拍賣網站上,而是通過合作方多渠道推薦展示,幫助債務人找到投資人,避免“不良”成為“二次不良”。

      引入一群夥伴,服務國企改革。

      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加快國際市場開拓步伐,原有股權結構和治理體系難以适應公司未來發展,不利于充分參與全球競争,迫切需要進行“二次混改”。

      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做機械工程,産業匹配度高;大族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體制機制靈活;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擅長資本運作……河南資産引入優質戰略投資者成立泓羿投資管理(河南)合夥企業,聯合受讓河南機械裝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鄭煤機16%股份。“行業關聯性強、市場化程度高、有一定影響力。”鄭煤機黨委書記、董事長焦承堯說,這些戰略投資者充分發揮資源協同優勢,讓鄭煤機成為全省第一家從“管人管事管資産”轉向“管資本”的企業。

      促成一樁買賣,助推産業轉型。

      過剩産能不一定是落後産能,轉換空間時間,就會創造出價值。

      河南神火集團有限公司90萬噸電解鋁産能轉移到雲南富甯,有兩個好處:一是生産成本低,水電價格比煤電價格便宜。二是物流成本低,距離氧化鋁原材料生産基地僅百餘公裡,靠近華南消費市場。“遇上産能置換的好項目,我們卻苦于現金流不足,拜訪了不少财務投資者,都沒有回音。”神火集團投資發展部部長聶學峰說。

      與其他财務投資者不同,河南資産看準“雙碳”項目機遇,牽頭組建6億綠色發展基金,牽線雲南首個低碳電解鋁産能轉移項目。投産一年多來,項目經濟效益明顯,今年上半年淨利潤額已超過去年全年。“我們不做簡單的一買一賣,而是将資産放到對的位置,做的是跨周期的業務。”河南資産投資投行二部執行總監樊亞平說。

      破解“難題”的趕考人

      簡單、自燃、團結!這是河南資産的企業作風。正是凝集起這樣一批人,河南資産倡導将能力和态度轉化為生産力,提升“人”的知行性,擅長解決客戶解決不了的難題,在同行中迅速嶄露頭角。

      ——善于思考,給出最優方案。鄭煤機“二次混改”中,大族控股既是戰略投資者,又是産業鍊上下遊,希望以此為契機擴展激光切割技術市場份額。他們遠在深圳,不熟悉河南市場,董事會難免會有顧慮。“解決問題的途徑通常在于如何解決别人的問題。”大族控股副總裁張永龍說,河南資産充分考慮各方訴求,給出深度綁定團隊利益的持股方案。

      ——勇于行動,尋找變革路徑。面對身處困境的企業,河南資産幫助神火集團卸下“舊包袱”,将閑置的90萬噸電解鋁産能落戶雲南;背上“新行囊”,設立雲南文山富神礦業公司,掌握上遊鋁土礦資源,成功打造從原材料到新材料的産業閉環。“别人謹小慎微,他們看到機遇;别人瞻前顧後,他們采取行動。”聶學峰說。翻閱河南資産在職員工名冊,宛如打開一幅職場版“中國地圖”:總數69人,來自省内外40多家單位,涉及不同的金融全牌照背景。學習經曆、從業習慣、工作風格各不相同,這一群有夢想的人,如何在一起做有價值的事?河南資産給出的答案是:黨建引領、凝聚人心,建立向善向上的企業文化。

      “有什麼樣的主張就有什麼樣的文化,有什麼樣的共識就有什麼樣的團隊”——這是河南資産以黨建為引領,發展為鍊接,提煉總結出一套符合自身特點的經營管理規則《河南資産共識》。企業文化建設資深專家、北京科教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李建立說,既然選擇了河南資産,便要認同和堅守它的價值觀,企業所聘用的都是具有共同理想和信念的人。

      引領者,從心理到行為,沒有什麼困難不能戰勝——

      “微光中帶着隊伍前行”“将軍是拼出來的”“讓秀才變成兵”……河南資産高管帶團隊如同行軍打仗,排除萬難去争取勝利。“這裡沒有‘躺平’的人,隻有跌倒後,馬上站起來的人。”河南資産綜合管理部總經理杜雪峰說。

      鍊接者,從内部到外部,沒有什麼資源不能整合——

      資金資本、管理團隊、産業資源,河南資産提供法律、評估、财務、稅務的全套專業服務,将不同需求匹配到一起,創造一個個看似不可能的多赢事件。“這裡沒有‘内卷’的人,隻有懂得以利他思維,成就自己的人。”河南資産計劃财務部負責人陳翔宇說。

      一個人可以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

      現階段,打造具有國際視野的現代新型資産管理公司;未來,打造具有國際競争力的資産管理機構。看得到才能做得到,這是《河南資産共識》裡所描繪的企業願景,更是河南資産對标全球頂尖資管機構的持久性考題和答卷。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

    14萝 自慰视频 网站